贊同科技,這家 " 讓機器理解人類金融語言 "、用代碼重構中國金融毛細血管的科技企業(yè),正在沖刺北交所 IPO。
作為國內少數幾家將鴻蒙系統(tǒng)植入金融終端的解決方案商,加上其獨創(chuàng)的 " 云柜員 " 模式,通過剝離傳統(tǒng)柜面交互與交割流程,讓 5G 遠程視頻認證與 AI 語義解析技術深度融合,與當下熱議的 AI Agent 應用浪潮形成共振。
01
贊同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叫王宇暉。1993 年," 南巡 " 的第二年,充滿激情的 " 沸騰年代 ",大學畢業(yè)不久的王宇暉與伙伴扎根北京中關村,自主研發(fā)了一款設備——讓普通電腦和打印機替代了昂貴的進口銀行專用設備,不僅為國家節(jié)省大量外匯,更讓團隊賺得第一桶金。
同年,王宇暉正式創(chuàng)立了贊同科技。成立之初,便推出了首款金融科技產品—— IBM4700 終端仿真卡。
隨后,又開發(fā)出面向銀行柜員的字符前端平臺 AHA。這款產品的問世,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把銀行柜員從繁瑣的機械操作中解放出來。
這套 " 柜員系統(tǒng) " 不僅在國內開創(chuàng)先河,也補了當時世界銀行體系在這一層面的空白。
25 年間,贊同科技已經成為銀行業(yè) IT 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yè),連續(xù)多年蟬聯智慧網點細分市場榜首。到 2020 年 3 月第五次股權轉讓時,公司估值已高達 19.99 億元。
02
贊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贊同科技)總部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其核心產品線圍繞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展開,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定制化的軟件開發(fā)和通用技術服務,涵蓋智慧網點系統(tǒng)、支付清算系統(tǒng)等多個方面。
一方面高度定制化,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具體需求,量身打造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基于云原生、分布式架構等先進技術開發(fā)的軟件系統(tǒng),具備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可擴展性。
傳統(tǒng)軟件大多是通用型,功能相對固定,難以滿足銀行個性化的業(yè)務需求,而且在性能和擴展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而贊同科技的產品通過定制化開發(fā),能夠更好地適應銀行不斷變化的業(yè)務和技術升級需求,同時借助新技術提升系統(tǒng)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
除了軟件開發(fā)及服務,他們還提供咨詢服務和運維服務。
這主要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其提供數字化戰(zhàn)略規(guī)劃、業(yè)務模式設計等專業(yè)咨詢,幫助客戶制定科學合理的信息化建設方案。
而運維服務則聚焦于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軟件系統(tǒng)提供維保服務,包括基礎版本升級、現場培訓等,以保障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4 年 1 - 6 月的數據顯示,軟件開發(fā)及服務作為 " 拳頭產品 ",收入占比達到 90.64%,咨詢服務占 3.94%,運維服務占 5.26%,其他業(yè)務占 0.16% 。
03
截至目前,贊同科技已擁有 100 多個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客戶超過 200 家,客戶類型涵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yè)銀行、外資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在歷史合作中表現格外突出。2019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連續(xù)三年成為贊同科技的第一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從 13.63% 一路攀升至 33.46%。
在財務和市場表現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贊同科技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 118402.99 萬元、112389.14 萬元及 44742.06 萬元。2022 年度至 2023 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7650.59 萬元、7914.02 萬元。
根據賽迪顧問出具的《2023 中國銀行業(yè) IT 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分析報告》,在 2023 年度中國銀行業(yè) IT 解決方案總體市場收入排名中,贊同科技位列第十位。
細分市場領域,在智慧網點解決方案子市場排名第一,2023 年市場占有率高達 30.11%;在中間業(yè)務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三,在支付清算系統(tǒng)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四。
04
近年來,隨著銀行等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對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集成、數據管理等 IT 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日俱增。
據賽迪顧問分析,2023 年中國銀行業(yè) IT 解決方案市場規(guī)模達到 604.71 億元,2019 年以來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8.45%。
然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贊同科技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
其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專業(yè) IT 公司、金融機構的科技子公司以及互聯網科技巨頭,這些競爭對手在各自領域都具備顯著優(yōu)勢,共同構成了多元化且充滿挑戰(zhàn)的市場競爭格局。
專業(yè) IT 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沉淀和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例如中電金信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廣泛的客戶基礎,市場份額達到 7.38%,處于行業(yè)領先位置;宇信科技在信貸管理和商業(yè)智能等領域表現突出,市場份額為 5.99%;天陽宏業(yè)和長亮科技則分別在信用卡風險管理、核心業(yè)務系統(tǒng)等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不過,這些專業(yè) IT 公司雖然技術成熟、解決方案全面,但在新興技術的適應性和創(chuàng)新速度上可能稍顯遜色。
金融機構的科技子公司同樣不容小覷。它們依托母行的技術積累和業(yè)務需求,逐漸向外部金融機構提供技術輸出。
例如,成立不久的工銀科技和建信金融,在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探索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這類金融科技子公司對銀行業(yè)務流程有著深刻理解,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但它們的獨立性和市場拓展能力相對較弱,主要服務于母行及其關聯機構。
互聯網科技巨頭也紛紛進軍這一領域,憑借先進的技術架構和創(chuàng)新能力,逐漸成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騰訊通過騰訊云等平臺,提供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服務,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阿里巴巴借助阿里云等平臺,提供金融級的分布式架構和大數據解決方案。
這些互聯網科技公司以技術先進、創(chuàng)新能力強聞名,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但在對銀行業(yè)務流程的深入理解和行業(yè)經驗方面,相比傳統(tǒng)金融科技企業(yè)可能有所欠缺。
來源: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