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戀愛險?這些奇葩保險你敢買嗎金融
說到保險,我們日常接觸的有疾病險、財產險、交通安全險等等。但目前,互聯網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奇葩險。
例如,不久前,明星鹿晗和關曉彤公布了戀愛消息。網上有商家開始銷售 " 鹿晗戀愛險 ",每單保費 11.11 元,承諾如鹿晗關曉彤一年后仍保持戀愛關系,商家便支付雙倍金額,不少粉絲竟然投保。
此外," 奇葩 " 險種層出不窮:違章貼條險、熊孩子惹禍險、扶老人被訛險、忘穿秋褲險、美廚娘關愛險、腸胃險、痘痘險 …… 險種之多之奇,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可是,對消費者來說,很多互聯網保險,其實并不保險!
因為 " 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
有人買了份 " 戀愛險 "
除了 " 鹿晗戀愛險 ",2014 年,有影視明星婚姻出現問題,眾多網友又一次驚呼 " 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為了守護愛情,一些人開始投保 " 戀愛險 "。據南方網報道,當時,僅廈門多達千人購買了 " 戀愛險 ",一對中年夫妻甚至為此花費了 99999 元。
今年 2 月份情人節(jié)期間,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就曾報道過,有保險公司就推出了這樣的保險產品:男方和女方共同投保,一次性支付 299 元。如果投保雙方在三年后十年內結婚,可在婚禮上收到 1 萬朵玫瑰。

▲兩款愛情險產品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還發(fā)現,在網購平臺上,類似的保險依然存在。商家表示:
自購買之日起 3 年以后,13 年以內的任意一天,投保人與指定心上人首次領取結婚證后,即可領取結婚祝福。(投保 3 年內領取結婚證則不能獲得)

▲圖片來源:商家截圖
七年之癢、三年之約,這是愛情的見證,但也是情侶很難過去的檻。保險公司的套路,核心就在于對人心和人性的揣摩,而且它們能夠用理性的公式表達出來,并將這些數字做到產品上,以賺取利潤。
有研究稱,戀愛三年是最容易分手的期限,而且還有精算師統(tǒng)計,98.39% 的情侶都會分手。除了分手,還有網友認為,現在年輕人沒那么好的耐性戀愛三年以上,閃婚閃離的比例高,熬不到三年后結婚。
互聯網保險 " 奇葩 " 多
不止 " 戀愛險 ",早在 2016 年 3 月,新華網就梳理了一些 " 奇葩 " 險種。
扶老人險
保險期限:1 年
針對 " 扶老人反被訛 " 現象,商家推出了一款 " 扶老人險 ",用戶只需要支付 3 元保費,在一年期間內因 " 扶老人 " 而對簿公堂者最高可獲賠 2 萬元訴訟費,并得到全年法律咨詢服務。
美廚娘關愛險
保險期限:1 年
在家燒飯過程中,切傷手指或是燙傷是常有的事情,現在這些也能買保險。一款 " 美廚娘關愛險 ",投保人花 12 元,一年內如果因為切菜切傷手指或被熱油、熱湯燙傷等產生的醫(yī)療費用有賠償,保額最高 3000 元。
奶粉召回損失險
" 奶粉召回損失險 ",每年 28 元保費,若客戶購買奶粉因為質量問題被召回,每桶賠償 100 元,最高賠 3000 元。
熊孩子險
熊孩子險保險期限為 1 年,不滿 18 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均可作為被保險人,4 款套餐可供選擇,最高可獲賠 50 萬元,保費為每人每年 28.58 元起。
忘穿秋褲險
保險期限:90 天
保費 11.11 元,最高可獲賠 1111 元。" 忘穿秋褲險 " 適用 0-80 歲,在 2015 年 11 月 22 日至 2016 年 2 月 4 日期間,意外傷害傷殘,以及意外門急診和住院,含冬天產生凍傷、感冒、下雪摔傷等冬季易發(fā)生意外或疾病的醫(yī)療責任,最高給予 1111 元的醫(yī)療費用報銷。每人限購一份。
長痘痘險
保險期限:90 天
2015 年,有商家推出了免費的 " 痘痘樂 " 保險,投保后 90 天內臉上新長了痘痘,就可獲得每個痘 10 元、最多 10 個,也就是最高 100 元的補償,需要提供本人正臉照片和身份證正面照片。
堵車險
保險期限:1 年
1 元錢可以購買堵車補貼,堵車超過 5 分鐘即可獲得賠償。
吃貨險
保險期限:最短 10 天,最長 1 年
吃貨險主要賠付吃貨由于食物中毒住院產生的相關醫(yī)療費用,保險的主要內容是:每天 30 元的住院津貼,賠付最長時間為 10 天;賠付客戶的住院 ( 二級或二級以上公立醫(yī)院的正式病房 ) 醫(yī)療費用 , 最高額度為 2000 元。此外 , 該保險公司還承諾客戶因食物中毒造成的身故,一次性賠償 50000 元。
涉嫌詐騙、非法集資、賭博
" 奇葩 " 保險真的保險?
據《人民日報》12 月 11 日報道,大多數互聯網保險費用并不高,便宜的僅需 1 元;多的百十元,花得也不心疼。此外,很多險種提供定制化 " 套餐 ",微信、支付寶就可以轉賬。于是," 我的保險我做主 ",個性化、去中介化,使其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的熱捧。有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 70% 以上使用者為 "80 后 " 到 "90 后 " 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可是,對消費者來說,某些互聯網保險,其實并不保險!
一是有詐騙和非法集資嫌疑。一些險種并非保險機構開發(fā)、銷售,保單毫無法律效力。所謂保單,不過是商家自行印制的一張紙,若該險種大賣后商家卷款跑路,哪里還有禮金可追?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指出,目前有些流量平臺假借保險之名非法集資,或撒出高額回報的 " 誘餌 ",或偽造保單,騙取消費者資金。
二是有博彩性質," 網銷保險 " 可能是網絡賭博。前兩年,某些正規(guī)保險機構銷售霧霾險、世界杯遺憾險、寵物懷孕險、股票跌停險、中秋賞月險。專家指出,這些保險 " 標的 " 毫無規(guī)律可循,定價和條款更沒有風險數據支撐,與賭博并無二致。所幸這些 " 創(chuàng)新 " 都被監(jiān)管部門及時亮了紅牌。
三是商家對關鍵信息含糊其辭,產品名不副實。有些互聯網保險的條款不清楚,保險機構相關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夸大理財收益、弱化保險產品性質,或者缺少風險提示,免責免賠付條款存在歧義和誤導,損害消費者權益。
四是個人信息遺失或泄露風險。太平人壽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有些公司與不具備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業(yè)務。業(yè)內人士擔憂,如果某些保險公司將客戶隱私數據放在公共 " 云 " 服務器上,或是自身信息系統(tǒng)出現維護不當等情況,都會導致客戶個人信息泄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僅消費者容易被涮,保險業(yè)面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合作平臺方并不具備資質,給保險公司 " 惹麻煩 "。太平人壽相關負責人指出,這些平臺一旦出現集體違約或擠兌等系統(tǒng)性風險事件,會反向傳導至保險公司,對保險公司當年甚至接下來幾年的經營業(yè)績及償付能力帶來嚴重影響。
其次是假保單屢禁不絕。保監(jiān)會不久前通報了多起互聯網小貸公司涉嫌冒用保險公司名義、搭售偽造的 " 小額貸款意外責任險 " 保單騙取受害人資金案件。
還有數據定價風險。平安 " 一賬通 " 有關負責人認為,由于缺少相關歷史數據積累及應用,互聯網保險在創(chuàng)新型業(yè)務的經營上可能有較大偏差。" 互聯網本身的虛擬性也會產生各種‘偽數據’,影響精準定價。"
2016 年 10 月 13 日,中國保監(jiān)會發(fā)布了《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保險公司網銷產品時進行不實描述、片面或夸大宣傳過往業(yè)績、違規(guī)承諾收益等誤導行為,保險公司與不具備經營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的行為,以及非持牌機構違規(guī)開展互聯網保險業(yè)務等行為,都作出了警示。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人民日報、新華網、每經網、南方網等
轉載請注明
|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
來源:ZAKER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1.砍柴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