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背后眾生相:敲鐘圓夢、暴漲套現(xiàn)、輿論圍攻……金融
1
這周,整個新金融行業(yè)都被“上市”的話題花式刷屏,作者也連發(fā)了好幾篇與上市相關的文章。“上市很近、上岸很遠”這句話也突然火了,我家小編一直嚷嚷著要收版權費。
有意思的是,作為本周最受關注的兩家上市和準上市公司,趣店和拍拍貸受到了截然不同待遇。先行一步掛牌敲鐘的趣店幾乎被各種質疑、爆料淹沒,而后者收獲的評論則要平淡、克制很多,甚至不少文章中流露出某種悲涼的意味。
仔細看過我們本周文章的朋友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的業(yè)務模式商業(yè)故事十分相似,兩家平臺都趕上了現(xiàn)金貸業(yè)務爆發(fā)的紅利,盈利情況和增長速度也相當,甚至連業(yè)務爆發(fā)和大規(guī)模盈利的時間點也高度重合。
但不同的是,趣店從成立到上市只用了三年多;而拍拍貸作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P2P平臺已經走過了十年。
如果對這兩家公司的發(fā)展歷程稍作了解便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曾幾度轉型。不同的是,趣店是從線下轉至線上,而拍拍貸則在堅持多年的純線上平臺后,通過設立子公司拍分期把觸角延展到了線下。
在流量越來越昂貴的今天,趣店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完成這種轉換,其背后的股東螞蟻金服功不可沒。支付寶的巨大流量成為了趣店最大的底氣,也成為了它一直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
從上市至今的價格來看,趣店已經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蛻變:從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為了百億美金市值的“超級獨角獸”。不管這家公司是否能“上岸”,至少這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團隊,以及早期投資人們已經成功“上岸”。
昆侖萬維公司通過趣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超額配售擬增加出售176.47萬股,價格為24美元/股,若交易達成,昆侖萬維將獲得收益2.59億元。
這幾天,趣店自己鮮有主動的傳播,倒是它的早期投資人們紛紛出面開始一波又一波兇猛的PR,甚至連錯過趣店的投資人都跳出來刷流量。至少,從這個層面來說,這家公司算是“成了”。
但有意思的是,對趣店幫助最大的股東——螞蟻金服似乎異常沉默。至少,我從公開渠道并沒有看到兩家公司有任何互動。
或許,你會說大公司投資布局眾多,不在乎這一個項目。但別忘了,就在不久前上市的眾安保險,敲鐘當日,螞蟻金服的兩位副總裁韓歆毅、尹銘均有到場站臺。當然,也許有相關信息被我漏掉了,歡迎知情的朋友跳出來指正。
2
雖說,從創(chuàng)業(yè)角度,能抓住機遇和風口的公司,并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就是一種成功。但它們所從事的業(yè)務,以及對這個行業(yè)所產生的“示范”效應著實很難不讓人質疑或擔憂。
直到今天,大多數(shù)新金融公司都把“普惠”放在自己的企業(yè)定位中,但事實上,給個人不斷加杠桿的現(xiàn)金貸業(yè)務真的是一種普惠金融么?反正,我是沒法用這種故事說服自己。別忘了,這些公司有相當大一部分用戶都是學生、年輕人。
昨天跟一個朋友吃飯,他所在的P2P公司主要從事供應鏈金融,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在跟年收入數(shù)千萬的中小企業(yè)打交道。席間,他不停地感慨,現(xiàn)金貸業(yè)務賺得風生水起,但中小企業(yè)融資才是真的難。
在商言商,我們不能批判某種商業(yè)模式的好壞,但我所看到的是,這個行業(yè)興起的“初心”正在慢慢被改變。
前幾天,在準備《新金融的魔幻IPO》一文時,小編說,我們是不是對于現(xiàn)金貸業(yè)務太悲觀了?或許真的有那么多有需求的人,或許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承擔較高的利息。我希望是我過于悲觀,而結果并不會那么慘烈。
關于“上市”的話題,未來幾個月肯定還會持續(xù)升溫。最近越來越多的公司來跟我聊IPO的事兒,除了已經被報道的,還有一大批潛在水下的。眼下這波公司的成功上市顯然大大刺激了同業(yè),大家明顯加快了自己的IPO計劃。
本以為周末可以休息一下,沒想到周六凌晨融360(以簡普科技的名義提交)的招股書也拋了出來。在招股書中,融360對自己的定位是:“中國領先的、獨立的、開放的金融產品發(fā)現(xiàn)和推薦平臺”,說人話就是:“導流”平臺。
周末太累沒來及仔細研究,下周找機會再聊這家公司吧。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圍繞上市也延展出不少有意思的話題,比如,這些上市公司的PR(Pulic Relationship)。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幾家遞交招股書的公司應該都沒有對上市公關做太充分的準備。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一波公司上市的匆忙程度,以及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還遠未到成熟的階段。至少在其它行業(yè),鮮少見到公司在上市PR方面幾乎“裸奔”。
當然,如果這些公司足夠有底氣,或者足夠低調,也并不是不可以,但顯然事實并不是這樣。比如,趣店就在輿論的爭議中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次危機公關的負面范本。“PR應該滅火,而不是澆油”一位資深媒體精辟地總結到。
難以想象,一家公司剛一上市便把自己和媒體放在了對立的兩面。這份聲明并沒有點出具體哪家媒體,只是語焉不詳?shù)匕炎訌椛湎蛄藥缀跛袑戇^這家公司報道的媒體。
講真,真為它捏一把汗。畢竟,敲鐘只是它成為一家公眾公司的開始。
以前,我一直認為“上市”之于這個年輕的行業(yè)是一種進步,是一個成熟的階段性標志。但說實話,這幾天寫完稿子,尤其是看到這些上市、準上市公司的招股書、面對公眾的狀態(tài),還有業(yè)內同業(yè)者們的反饋,我有點困惑了。
Anyway,用蓋茨比小說里的內容開頭,也用它的結尾來收尾吧。
“我們奮力前行 ,小舟逆水而上 ,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
【來源:馨金融】
1.砍柴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