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涉誘奸,這些行業(yè)都愛性侵女實習生?專欄
6月28日晚,一則名為《南方日報名記者誘*暨南大學女實習生,強來時候仍淡定從容令人發(fā)指》的帖子引發(fā)網(wǎng)絡熱議。帖子作者講述了自己同學在6月27日遭到曾實習的報社記者強奸的過程。
帖子內容顯示,受害女生為暨南大學在讀學生,2015年1-3月在《南方日報》報社實習,成某為其指導老師。6月27日下午,受害女生去報社開 實習證明,成某約她在報社樓下咖啡館聊聊。后來,成某以“報社附近熟人多”為由,將女生帶至附近街道,要求查看女生的身份證并搶走,然后將女生帶到附近一 家快捷酒店,要求“進去聊”,女生仍以為是聊天。進入酒店房間后,成某在女方不同意的情況下,與其發(fā)生了性行為。
這則帖子引爆網(wǎng)絡后,受害女生接受了“女泉”公眾號的專訪,確認了爆料內容的
真實性,還說明她在實習期內只見過指導老師成某兩次,成某在她眼中的形象很“嚴厲”,也很怕他。
網(wǎng)貼熱傳后,張小卉表示自己還處于“懵”狀態(tài),仍害怕被成某報復,“他知道我是誰”。
這時,成某曾經(jīng)帶過的兩名實習生也站出來,發(fā)帖說明自己曾被成某表白甚至被要求去開房過,出于自我保護,她們并沒有跟成某發(fā)生性關系。
當越來越多的猛料爆出,各種關于成某本人、女實習生與上司的關系、各行業(yè)性丑聞、女性自我保護也跟著熱鬧起來。什么時候開始,一提起“女實習生”,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那方面”的事?為什么女實習生會成為弱勢群體?怎樣才能避免類似成某的事件再次發(fā)生?
為什么各行各業(yè)都有被睡的女實習生?
“睡女實習生”的情況不只發(fā)生在媒體圈,投行圈、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政府機構……但凡能想得到的行業(yè),幾乎都曾被爆發(fā)生過女實習生被性侵或騷擾的事件。
成某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時,一篇在豆瓣上火了很久的晉江style直播貼再次被翻出來,這篇帖子名叫《投行女銷售的工作與私生活:女實習生就是 用來睡的?》,樓主在帖子里詳細說明了自己在還是實習生的時候如何與自己的上司發(fā)生關系,如何通過上司入職,如何在圈中立住腳跟,睡了同行、合作伙伴,如 何職場、情場兩不誤。這篇帖子的真?zhèn)螘翰荒芊直?,但文中提及投行圈男職員心照不宣的秘密“女實習生就是用來睡的”,多少印證了投行圈子里關于女實習生的種 種傳聞。
匿名社交軟件“無秘”上,國內某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公司被暗指一直存在男上司“睡女實習生”的行為。甚至兩年前就有當事女生發(fā)帖爆料,稱自己在去該公司 面試時實習生崗位時,跟一名男面試官聊得投機,快離開的時候,面試官給了她能夠轉正的承諾,卻同時暗示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回報”,嚇得她趕緊離開。
最臭名昭著的類似事件也在白宮和韓國政府發(fā)生過,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當年和女實習生萊溫斯基的丑聞人盡皆知,而在韓國,一名官員也因為訪美時騷擾女實習生被撤職。
女實習生為什么成為職場弱勢群體?
為什么在以男性主導的職場江湖,初出茅廬的女實習生一直都是弱勢群體?
第一,她們的專業(yè)背景為零,在職場上地位偏低。她們對早已深諳行業(yè)門道的“老江湖”抱有天然的敬畏感,尤其實習老師,那是比學校里的專業(yè)老師更 權威的權威,頭頂自帶光環(huán)。于是她們習慣性以尊師重道之名低下身段,卻沒想到那位專業(yè)能力過硬的老師,心里想的卻是怎么才能睡到她們。
第二,從校園里走出來的女實習生,在兩性關系上涉世未深,難以掌握邊界。學校里的男孩雖然窮,但也是最大程度的保持紳士風度,感情干凈又真實。 來到職場,頭頂自帶光環(huán)的實習老師一旦表露好感,姑娘們對老師的身份就產(chǎn)生了認知模糊,連是不是真感情都分不清楚,如果再強勢一點,要求姑娘一定要發(fā)生什 么,女實習生們恐怕連拒絕的勇氣都沒有。
第三,缺乏正確的性知識教育和職場教育。在中國的教育理念中,女孩子以“順從”為佳,于是習慣性難以拒絕別人,須知在關鍵時刻一定要具備拒絕的 勇氣。在她們進入職場之前,如果家長和學校能夠提前預告職場上可能發(fā)生的事,告知應對策略和與同事、上司交往的邊界,那么她們也就能夠正視并避免類似“成 某事件”的發(fā)生,在必要的時候保護自己。
在這件事情中,我們該關注什么?
由于成某的身份是《南方日報》記者,再加上事情發(fā)生后,某記者群爆出了以下兩張聊天記錄截圖。
“記者”行業(yè)一時間成為人們討伐的對象。媒體人說成某丟了整個行業(yè)的臉,其他人邊說中國記者本來就這樣邊看著媒體圈的笑話。
其實沒必要把將事件上升到某個集體某個行業(yè)的不堪。就像如果學校出了這種事,大家都說中國學校真亂;醫(yī)院出了這種事,那就是醫(yī)院真亂,投行出這種事,就所有的投行人都亂,總之就是貴圈真亂……
這種非理性的揶揄嘲笑,有可能物極必反,一些團體會因為羞恥去試圖掩蓋事實。于是我們看到,學校出現(xiàn)女學生被侵犯,學校都幫著掩埋事實;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公司出現(xiàn)這種事,就集體禁口,媒體出現(xiàn)這種事,馬上有人抱團去猜測女學生設局,正如截圖中個別記者的想法。
這種沒事把丑聞往自己臉上貼,并迅速激發(fā)維護和掩蓋欲望的心理,都是幼稚。
我們?yōu)檫@樣的面子,一次一次掩蓋了女實習生會被侵犯騷擾的事實。也因此一次次助長了行為。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就講到了這樣一個因為被敬畏、信任而蒙蔽了雙眼,人人不相信神職人員奸污、猥褻兒童,最后整個天主教在維護惡人 的故事。劇中,被侵害的兒童們對神職人員也充滿了敬畏心態(tài),像只小白兔一樣,出了事不敢說,不知道在事發(fā)前如何阻止,如何申訴。
現(xiàn)實正如《聚焦》所演,僅僅因為一張面子和所謂的抱團,罪惡很有可能被包庇了,沒有人真正關心受害者的問題。于是問題永遠都在,每一個暴露出來的問題,都將成為個案,都成為了“不小心”。也因為掩蓋,沒有單位、沒有學校會告訴你,要小心不良的老師,要當心居心叵測的上司。很多學校甚至會阻止女童保護教育課程的推進,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樣做,就好像在說自己可能是罪犯。
我們都太有代入感,我們都對自己所在領域太過有保護欲,卻沒意識到,這種保護欲有時候就是作惡,就是幫兇。
保護解決不了問題。我們理解傳統(tǒng)新聞業(yè)在日落西山下,遭此丑聞后的自救心境。覺得會因為丑聞,再次降低記者行業(yè)的地位,但是,是爛肉就該刮了,是長期橫亙的問題就該解決。沒什么好掩蓋的。一個以真相為生命的行業(yè),最終還是以保護真相,推動變化來為自己正名的好。
往記者行業(yè)潑臟水的那些人,也不要五十步笑一百步,不要想著借此打擊一個行業(yè)。只要有實習生的行業(yè),目前都是有漏洞的,行業(yè)里的女實習生、女同事,女職員,女秘書還是有可能被欺負的,她們需要的是一個正常的公司環(huán)境和生存境地。
人不會天然成為強奸犯。機制不完善、自控力不夠、生活不檢點的細節(jié)沒有被糾正,都有讓人犯錯的風險。公司、單位、機構、學校不僅僅是提供一個空間讓人賺錢學習和工作。不管是學校還是職場,最重要的還是要教人做人。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chuàng)始人,《胡說七道》出品人,轉載或合作請關注公眾號:南七道。本文由南七道與華琛共同完成。
1.砍柴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砍柴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
